上一篇中我们重点讲了DISC的历史和Everything DiSC,这一篇来讲讲Everything DiSC和TTI DISC的差别,以及同类项的轮图,如贝尔宾等。

TTI DISC和Everything DiSC

来自TTI SI和Everything DiSC

上面这两张图分别来自TTI DISC和Everything DiSC的团队报告。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说过,Everything DiSC共分为12个区,而TTI SI 的分区要多得多,一共有60个。在每个扇区内,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从而构成300多种DISC图表。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在TTI SI上,自然风格和适应风格都被标注,从而清晰地体现出个人的变化。但是,这里面也有缺陷,就是当太多的图标放在同一张图上的时候,会给人零乱的感觉。

来自TTI SI

同时,我们还会发现,TTI SI和Everything DiSC相比,它的D,I,S,C的位置是不同的,Everything DiSC的D是在左上方,而TTI SI是在右上方。而且,两者对于团队中不同角色的用词是有区分,Everything DiSC中仍然用代表人格的名词来注明不同的象限,而TTI SI则开始用角色专用词来标注各象限。

这说明Everything DiSC尽管在往管理转向,但是自身人格测评的烙印仍然存在,而TTI SI则完全进入了“管理”角色。

说完区别,我们来看看相同之处。通过这两张图,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团队在风格上的的明显倾向性,比如图中都是偏左下方的团队成员居多。由于两张图的意义不同,我们以Everything DiSC这张图为例,可以发现右边图中团队偏C型的成员居多。那么C型的特点是,不喜欢犯错——他们会反复地检查工作,并且会纠正别人工作中的错误,不论别人有没有要他这样做;他们的缺点是热情不足,缺乏主导性,同时缺乏活力,容易过于谨慎和保守。这样的团队即使是作为纯职能团队,例如税务或法务,在团队构成上也是存在不足的,这从贝尔宾的理论中可以找到相似点。

贝尔宾和九型人格

团队角色轮来自贝尔宾

说到贝尔宾,我们不妨来看看贝尔宾的报告有没有轮图,贝尔宾有一个团队角色轮,显示每个团队成员前两名的团队角色贡献。譬如JP这个团队成员在团队中既有协调的作用,又有决策的作用。我们看这个团队角色轮,会发现和Everything DiSC、TTI SI有相近之处,都是类型论。但是,贝尔宾的轮图和前两者相比,又过于简单,只有9个类型,尽管还有一张说明图,但是这张柱状图还是不够直观。

来自贝尔宾

如果我们再去看贝尔宾的“盗版”——九型人格的话,会发现九型人格也有一个轮图,而这个轮图分为思维中心、身体中心和感觉中心。某种程度上,我倒是觉得九型人格分类的逻辑是比较严谨的,这个“身、心、脑”的分类是依照印度生命力瑜伽学说。印度生命力瑜伽学说认为生命力蜷伏在脊椎尾部,当上升到脑部时,就激发悟道。生命力上升时,会经过七个中心,其中三个中心在头和喉咙中,三个较低的中心在内脏区中,而这七个中心就构成了“身、心、脑”。各位如果想获得更多关于九型人格的内容。所以说,九型人格是西方的,倒不如说九型人格是东方的,其中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深受某些人群的喜爱。

来自九型人格

进一步来说,可以利用Everything DiSC或者TTI SI进行团队建设,既可以在团队成员个人的层面上,也可以在整个团队的层面上进行展开。在团队成员个人的层面上,DISC帮助团队成员了解自己的典型团队角色,以及如何与团队进行融合,或如何与特定的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在整个团队的层面上,DISC帮助团队的领导者认识自己的团队的典型特征,以及各个团队成员的角色特征,更重要的是,DISC系统可以揭示出团队领导者的管理风格,以及领导者管理风格与团队成员角色之间的关联的程度。

讲了这么长时间的风格,大家会不会有一个疑问:我们在组建团队时,到底是以能力为主,还是以风格为主。我有一个比喻,能力好比面包,而风格就好比黄油。能力是基础,风格只是点缀和装饰,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Everything DiSC,还是TTI SI,其测评仍然仅限于人格(风格)范畴,而并没有因为版本上的突破,而跨界到了另一个范畴。也就是说,DISC目前所有的变化都是量的变化,质并没有变化。所以,在人才盘点中,团队成员的风格仍然是处于次要的地位,这从九宫图的二维构成上可以看出,能力和绩效仍然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