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Everything DiSC的管理测评报告中文版正式上线了,各大公众号都有宣传。有意思的是,同时有多家公司上市了这个产品,就我所知,至少包括XTalent荀才、APLUS、Training Bridge。

那么这是Everything DiSC,事实上由于DISC是个开源理论,我们知道的还有PPA(托马斯国际),TTI DISC(下一篇会深入分析),InsightDISCovery(加入了任务执行、能量判断等),Extended DISC(台湾公司)。

Everything DiSC和PPA

DISC一直存在这个问题,在版权上卡的很松,从当年马斯顿——瓦特(马斯顿粉丝)——克莱尔(瓦特公司雇员)这条历史线就开始了。当年,瓦特公司的雇员JP克莱尔离职创业,把AVA(DISC测评雏形)更新为24道迫选题。为了和AVA测评进行区分,他使用马斯顿理论“四类型”的首字母为自己的工具命名,这也就是今天DISC工具名字的来源,但由于他未对DISC申请版权,以致今日市场上出现了各类版本的DISC测评。

不只是DISC如此,知名测评工具Hogan也是如此,现在至少有三大公司(个人)能够代理Hogan的测评。这里面估计有历史成因,但也不排除是老外刻意制造竞争。。。

话说回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常说的DISC和Everything DiSC中的“DiSC”,这个I是有大小写分别的。这是因为出版社Inscape出版的第一份使用DiSC的工具书在排版的时候,由于打字错误,“i”被达成了小写,校对人员没能及时发现,而被直接送到了印刷厂。但结果让人很欣慰,因为很多读者喜欢这种方式,他们认为DiSC写成这样更好认,而且更独特。

DISC的第一版

DISC初版

我们今天来分析下DISC版本的变化,借以了 解DiSC随着时代的“进化”。 鉴于DISC有诸多的分支,我们着重讨论Everything DiSC。 Everything DiSC这个圆形图版本在2007年就出来了,并在2014年进入中国,我今天看到的版本事实上只是2014年的改良版。 那么,注意我们今天讲的DISC变化版本只是一个粗略,事实上DISC经过了至少十几次的版本变化,我们今天主要讨论其中革命性的变化。

早年的DISC是这个样子的,也就是克莱尔更新的24道迫选题版本,这个时候DISC还没有“分家”。这个版本现在在坊间有流传的Excel版本,对于诸位刚上手DISC的HR,我认为是很好的练手机会。

来自DISC

这三张图大家是耳熟能详了,别小看这三张图,资深顾问和小白HR的解释可能完全不同。这三张图分别对应自然风格,适应风格和综合风格。自然风格可以理解为弗洛伊德的“本我”,适应风格可以理解为“自我”,而综合风格就是第一张图和第二张图的平均值。

所以,我们在解读的时候,通常有这么几个角度,一个是看他是否适应目前的工作,如果自然风格和适应风格相差太大,那么就说明他的压力过大,不能适应目前的工作。接下来就是咨询顾问、心理咨询师或者教练的工作,涉及到以人本主义为首的心理学各流派的运用,来改变你的行为模式;二是可以分析他目前风格调整的趋势,譬如不少HR在任职后,由于有更多的沟通协调工作,明显的I维度有上升趋势。

这个解读呢,还是比较肤浅的,我们进一步可以讲到S在整个系统中起到减压阀的作用。。。讲太多了,快要把我“DISC人格分析”课的内容都讲完了:P

事实上这个解读,不仅可以用于DISC,还可以用于PDP,还可以用于PI。参考下图

PDP

PI

但是我今天讲的解读只是基础之中的基础,资深顾问可以因人而异,像孙悟空一样,讲出72种变化。说实话,这个工作还是很有意思的,你也可以通过了解别人,来了解自己。

现在只是讲到了第一版,第二版是啥呢,第二版因为考虑到这个第三张图作用不大,只是个简单推算,就被淘汰掉了。

DISC第三版的特点(一)

来自Everything DiSC

在第三版中,Everything DiSC的职业管理报告,或者现在叫管理测评报告,有了较大的变化。它不仅包括个人日常管理的偏好,还在授权、激励、发展他人、经理眼中的你。这对于管理人员,包括潜力人员非常重要。

所以,如果我们看PPA的话,是更多基于个人成长的;而我们看Everything DiSC的话,就是更多基于团队管理,甚至是组织发展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在OD如此火爆的今天,Everything DiSC的应用意义要更为深广。同样和Everything DiSC风格类似的是,TTI DISC,下一篇我们也会展开讲。

来自Everything DiSC

在Everything DiSC中, D、i、S、C每个类型被划分为三个区域,所以,一个人的原点可能处于12个不同区域。那么,一共会构成12种类型,Di、D、DC、iD、i、iS、Si、S、SC、CS、C、CD。所以,我们会看到2/3的可能,你是两种类型的组合。这也迎合了我们之前对第一代DISC的诟病,类型论过于绝对,组合论才是现实。

进一步看,我们会看到点落在某个区域中,离圆心是有距离远近的。这个远近代表了什么呢?这代表了一个人DiSC类型的特征的自然倾向程度。这个话有点拗口。简单的说,就是越靠近圆的边缘,离心力越大,越倾向于该类型,如上图是Di类型,而越是靠近中心,则倾向度轻微。

伞形图来自Everything DiSC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Everything DiSC把平面的DISC变成了两维的DISC。现在这种圆形图看上去很普通,但是我想说,当时想到这种圆形图的人很伟大,他赋予了DISC新的生命。但是这里面有个新的问题,就是DS、SD、iC、Ci哪里去了。相比较之前的自然组合和互补组合,这四种类型虽然被我们称为“矛盾组合”,但是仍然客观存在。这在Everything DiSC的伞形图中会有所体现。

这里我们开个脑洞,如果是隐而不发的MBTI来做圆形图的话有没有可能,如果是大张旗鼓的大五人格来做圆形图的话有没有可能?前者显然可以,因为八个维度可以构成八个象限;而后者则略显复杂,构成雷达图可以,构成圆形图勉为其难。所以,MBTI实际上是有更多的开发空间,但是现在MBTI明显比它“晚出道”的大五人格低调得多,市场宣传是一方面,研究和设计是另一方面。这方面,下一回,我们会写一篇深入研讨MBTI的文章。

今天我们先聊到这里,下回再聊Everything DiSC的团队管理,以及Everything DiSC和TTI DISC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