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自己 | 感知组织

很幸运从交大毕业以来,一直从事以测评为核心的人才管理工作,不论是在咨询公司还是在企业实体。其间短暂地跟随一家世界100强的亚太高级副总裁作助理,主要是学习和翻译精益和市场的工作,这段经历虽说只有短短几个月,但于我确实受益终身,此处按下不表。

回归主题

近年来,冬哥作为专业的人才测评顾问,主导了、参与了不少规模各异的人才评估工作,从大学生的校园招聘到高管的内部盘点,看到了不少优秀的人才,也看见过一些资质平平之辈,尤其是见识了不少同样起点但成就相差万千的人,这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第一个,我谈谈凡是有所成就的人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据我的观察,我认为这类人共同具备一个特点,那就是——目标清晰。

目标清晰的人行为表现为:

1)凡事有目标,目标不见得符合SMART,但总是心中有一个清晰的目标,知道31Q,3年的目标,1年的目标,季度目标。比如:

公司未来3年要做到什么样?

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为什么从事目前的工作?

为什么在这家公司呆到年底就会换工作?

为什么读这本书?

为什么参与这个项目?

等等,不一而足。

2)对目标保持定力而不是经常更换目标。这里头有2层意思,一个是某一时期目标不会过多,紧紧围绕1-2个核心目标进行努力;另一个意思是,遇到困难和挫折,不会轻易更换。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立常志而不是常立志。

3)同时,保持一定的敏捷度,善于留白。我也见过不少人目标感极强,甚至会为了达成目标而无所不用其极,这就叫物极必反。要保持冗余,保持灵活;因为外部环境随时在变化,要尽人事,听天命,而不是人定胜天。

读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这样子是不是很功利,很没有生活情趣,其实不然,这样的人生才是经过真正审视的,才有一种使命感purposeful, 才能发挥生而为人的独特价值,中国人讲天地人,人在天地之间,为万物之灵,因此必须要善待自己的材质,也要发挥出应该有的价值,否则就是浑浑噩噩,荒废人生了。

毕竟,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第二个,我谈谈人生的loser有没有共同的因子呢?loser这个词我不太喜欢,但于此处,能较好地表达我的意思。

那就是受害者心态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曾经在某国内领先的乳制品企业访谈,有2位同样背景的大学生一同参加工作,暂且称为小A,小B。多年以后,小B已经成长为公司的中流砥柱,而小A始终在最基层工作。究其原因,竟然是当年部门领导在某次评选先进的时候,推荐了小B,自此以后小A就觉得受到不公待遇,从而耿耿于怀,工作表现自然不如人意,慢慢地就始终在低层次徘徊。

就这个问题,我又特意询问了他们当年的老领导,他说其实他心里更为偏重小A,因为他专业更为突出一些,就是想多磨练他;事情发生以后,领导也多次找过小A谈话,可是他始终觉得受了伤害。(可见,冬哥做测评,多么负责任啊)

那么到底什么是受害者心态呢?简而言之,就是断定自己是不幸的,不重要的;这类人内心深处往往不太自信,而且喜欢“外归因”-都是老板的错!这届人民不行! 出生环境不好!等等。

第三个,对我有何影响

测评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我变得更加包容,更加敏锐。

所谓包容,指的是我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深刻体会到人和人之间差异真的很大,所以我会更加客观看待这种差异性。

比如有的人慢条斯理,温吞,这对于快言快语的人来讲,就觉得“TA 是不是不太尊重我啊,为什么我每次问他个问题,他总是要想半天”;须知有些人较为审慎,先思考后表达,而不是变表达边思考,甚至表达先于思考。

再有些人,喜欢抓大局,看方向,富有想象力,以打破规则为乐趣;而另一些人,喜欢看流程,抓监控,做预算,认真务实,不越雷池半步;自然这两类人遇到一起,如果需要密切合作的话,产生冲突的可能性就会很大。一个天马行空不受控制,一个坚信管理就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一个不喜欢管理,认为这是官僚主义,另一个则认为要把企业呆到另外一个高度和阶段,专业化管理必不可少。这可如何是好?

所以我建议高管团队要经常进行人才评估,不为其他,就为知己知彼,团队互信。班子不好,一切白搭。

此外,测评使我更加敏锐,这其中主要指的是思维敏锐,人际敏锐和环境敏锐。毕竟,你在一个新的环境下,通过短时间内,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结论,而且是关于最为复杂,最为多样的人的结论,自然要求测评师要敏锐了。否则真真假假,几分真,几分假,何时真,何时假,何时坚持原则,何时灵活调整,都是切切的考验啊。

以上,我很感激我的工作,工作使我成长不少。

我也相信,任何一份工作,只要认真去做,都会使人进步,毕竟工作是最大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