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测评有悠久的历史,正如我所说,人才不测评(参考我的喜马拉雅微课),人才测评最早来源于识人,起源于中国,中外学者都承认中国是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故乡,而后来由西方引入的则是一套量化的方法。

早期中国人才测评

如果我们看东方的识人故事的话,最早提出识人标准的是姜子牙。周武王问姜子牙如何识人,姜子牙有所谓“八征”:

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

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

三曰与之问谍,以观其诚。

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

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

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

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

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

那么这个和后来诸葛亮的“七问”有类似之处。诸葛亮在识人方面,也是非常有心得的,并为此写了一部书,名叫《心书》,共24章。其中第三章涉及到了识人:

其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其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其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其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其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其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其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概括的讲,就是通过“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来识人。而同样是三国时期的刘邵写了本书,叫“人物志”,里面把人的外部表现概括为神、精、筋、骨、气、色、仪、态、言九个方面,称之为“九征”。同时,刘邵对识人可能发生的困难也进行了概括,他认为有两大困难,一是“难知之难”,二是“知之无以得效之难”。这两点概括的说,一是对人的观察不容易全面,第二是人的行为变化多端、表里不一。可见古人对识人已有相当的理解。应该说,无论是“八征”、“七问”、“九征”,都是通过某种情境,观察不同条件下的行为,也就是把“观其感变”和“视其居止”结合起来,全面地了解一个人。

中晚期中国人才测评

那么,中国古代对测评应用的顶峰其实是科举,通过科举考察对四书五经的理解,那么这时候考察的是语言文字水平。这是官方的测评方法,此时在民间也有一些考察的方法,通常和游戏相融合。比较典型的是,“抓周”,这种方法正是针对婴儿感觉-运动发展的特点,用标准化实物做刺激材料,通过观察婴儿的反应解释儿童的兴趣爱好,并推测他的未来前途。虽然这种对未来的推测很难证实,然而,它说明人民已经认识到心理特点与行为有一定关系。除此之外,还有九连环、七巧板、华容道等操作实验,特别是华容道,它不仅测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也测量人的计划性、洞察力等。

这是中国人才测评的一个方向,还有一个方向,则是通过“手相”、“面相”来进行预测。这方面比较经典的一本书是曾国藩的《冰鉴》,这本书中对不同相貌,所可能具备的性格分析的比较详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这其中当然有不少糟粕,但是也有一些信息我们是可以借鉴的。例如,这本书中说,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起色。阳气太盛,则近乎粗鲁;阴气太盛,平静的时候没有张扬之气,激动的时候昂扬不起来。这个是根据人的能量(阳气、阴气),来对行为做的判定。进一步看的话,其中有不少点,和中医有相似之处。

所以,整体上来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的测评优缺点:强调层级、测评范围广,而缺点是,缺乏证据、模糊、主观。这就体现了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区别,有个例子是说中国人跟德国人的区别的。比如一个东西掉在地上,大家都是去找,怎么找?中国人找一遍,找不着再找一遍。德国人是在这个地上用粉笔画成方格,一个方格,一个方格找,找完一个方格用粉笔打一个叉,看起来这种方式慢一点,但是它不搞无用功,最节省时间。在思维方式上,行为方式上,中国人要向西方人学习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