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职业测验到底准不准?》发在师门群里,引发了一顿讨论。我先来给大家上一段儿测验领域内遇到的原滋原味的困境:

A学姐

一定多写这种专业文章,不能再让不懂测验的人祸害学生们了,中学生现在选专业居然也都在测MBTI和霍兰德。大学学什么专业和MBTI有何关系?

B学姐

我的一个亲戚,今年孩子考了638分!家里的爷爷是医生,一心指望孙子学医把家族事业传下来,孩子的父母不知找了个什么社会机构测了霍兰德,结果显示是最适合做研究工作不太适合社会服务类。但解释的歪人说医生是社会服务类工作,有大量的人际沟通活动,所以这个孩子不适合。最后孩子报了金融!爷爷气的吐血!等我知道的时候,我说医学是最有难度的研究工作啊,大家恍然大悟,但已经晚了。用工具的人自己脑子一团浆糊,对职业生涯辅导的理论也一知半解,真是害人不浅!

(看到这段儿我真的差点一口水喷到屏幕上。我知道测验的解释上很容易有偏差,面对现实我还是觉得自己的想象力不够飘逸啊。)

C学妹

除了生涯教育,心理健康评估也存在这方面的使用困境。比如我们要给初中学生建电子心理健康档案,用的是系统里面提供的测验,但很多常模都是非常非常老,八几年,九几年的,按照它的预警值,学生里面百分之五六十都会被筛出来……其实我以前也咨询对比了好几家公司的系统,虽然不说市面上的都对比了,当问及常模的时候,要么是销售员不懂,语焉不详,要么就说没有更新的常模。最后我就只有退而求其次了,挑出一些重点关注的指标自己来分析数据,虽然测验本身的构想的意义会被打很多折扣,丢失很多重要信息,但我不可能把全年级的一半学生都约过来谈呐!

好吧,我就是忍着颈椎不舒服,也要尽快把这篇写完,请大家尽量转发啊,真有可能影响到身边某个孩子的选择。暑假之后上高一,并且要做六选三测验的孩子们,尤其要注意了哈。

上一篇谈到的测验不准的三个原因分别是本土化问题,常模更新问题,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的问题。

这三个问题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测验本身的修订问题,一个是测验的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就好像说我们吃药,一定要选质量好的(疫苗啊疫苗,这个问题其实在测评领域也很普遍,捂脸),还要谨遵医嘱,对症下药,按时按量吃,还可能要忌个口什么的,这就是使用要求。又或者我们看病要去大医院,有更精密的仪器更准确的指标(相当于测验技术本身过硬),同时也要配上医生对于这些晦涩难懂的术语准确理解和把握才行(相当于使用过程)。

好吧,第一个问题就是 如何才能把握测验本身的质量?如何挑选合格的测验? 这个问题我真的思考了好久,就相当于我们患者要去鉴定药的真假,这太难了。那我就出点不太靠谱的主意,供大家参考吧。

1

机构的资质

看看这个测验的开发者是谁,是什么团队。职业测验的开发算是一门高精尖的技术了,学历、机构的背景算是一个背书吧,但是也不能迷信。现在顶着各种头衔造谣撞骗的家伙也很多——好吧,说了跟没说一样。

2

机构的经营时间

实在不知道如何判断机构的资质,那就看机构的经营时间吧。我们暂且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投机倒把的事情总是会被揪出来。如果一个测评机构已经成立很久了,并且还在稳步发展,这也算是个好的征兆吧。

3

行业声誉

行业声誉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个业内人士问问,如果身边没有,还可以去网上找人问问。不过,大部分孩子的家长、老师可能不太会做这种功课。不过,不做功课,掉坑里的几率更高。你选呗。

4

看价钱

再有一个很不靠谱的做法。看价钱。我遇到一个客户,发现市面上有10块钱的测评,来找我,说我们之前收的钱太贵了,为什么一个名字的测评一个卖120块钱,另外一个卖10块钱呢?其实那个10块钱的测验,大概就是从网上下载的,根本没有基础数据支持,是很危险的。

这个事情很像有个人买了假药,抱怨真药为什么那么贵。一个测评的数据真正要积淀起来,稳定下来,可能要好几年的时间。所以几分钟从网上下载的,当然不能比。内容可能是一样的,但是最后出来的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对你的职业方向的诊断也是大相径庭的。就好像说,你买了个感冒药,都叫什么康,包装相同,但是成分差异很大。

重点是好的测验因为投入成本很高,往往并不便宜。难就难在,反过来,贵的就是好的,这个结论并不成立。

开始讲本文的重点—— 测验的使用

这个部分也能够帮助我们尽量弥补之前各种不靠谱的方法的不足。据我的观察, 当前最大的坑就是“简单粗暴”的思维以及对于“简单粗暴”的期待。 我们太多人在做了测验之后,希望有个人告诉自己一个康庄大道,替自己做决策。

你想啊,人是这个星球上最复杂最神奇的生物了吧,竟然能够用一些数字概括出来描述。本来呢这是一些场景下的无奈之举,比如我们都知道考试往往有各种不公平,但是我们必须通过这样相对公平的方式选拔人,所以才诞生了测验这个玩意儿。

就连当初智商测验的重要奠基人推孟(Lewis Terman)通过智商测试选拔出来的“优等生”跟踪多年之后的成就都没有明显优于“差生”。且“差生”当中还诞生了后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说明什么?用冷冰冰的数字来衡量人,是个多么武断的事情。

不幸的是,现在我们的思维似乎已经适应了这种刻板地理解人的方式。广东人很有钱,山东人很豪爽,你有这种印象,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体现。

贴标签就是测验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简单粗暴”思维的表现 。我们会根据分数判断一个孩子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我们会根据职业测验的分数判断自己适合什么工作。因为测评报告上就这么说了啊。

天啊,把科学搞成算命的才觉得合理。这里并没有贬低算命的意思,我们的大山东大学还有个周易研究中心呢,虽然我没有研究过,但是我们在这里大胆推理下,真正的周易也肯定不是拿一个单一的数据很武断下结论,目标还是要解释复杂的世界嘛,那么刻板怎么搞得定?

说起来,我也遇到过很多人问:“你们这个职业测验和算命有什么区别?”我也找过很多业内人士讨教过。我遇到的最好回答是:“ 对命运的解读,你愿意听别人的,还是听自己的? ”算命的人帮你解读命运,而测验的思路是反过来的,是把你自己对自己的觉察整合了一下而已,每一道题目都是你自己对自己的描述。霍兰德就是把你自我报告的喜欢的活动分了个类嘛。也有人的解释是“迷信和科学的区别”。其实迷信,就是不加思考地相信。我们确实在算命的时候容易不假思索地相信。但是如果你不假思索地相信,科学也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现代的迷信。

所以,这里的重点不应该是算命和测验进行对比,而是一个系统思维和刻板思维的对比。是思想上的“勤快”和“懒惰”的对比。我们的思维中老想找个捷径。很多情况下这种思维捷径往往害了我们

隆重推荐卡尼曼的经典大作

《思考,快与慢》

其实 测验最核心的使用方法,就是完成对自己的确认。

完成确认的基础,就是你之前对自己是有一定的认知的,有相当的自我觉察和反思能力,只是测验用更加系统的语言帮你表述出来而已。说白了, 测验说你是什么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是不需要测验这个东西的,他自己对自己的了解足够他作出正确的决策。如果你没有反思和觉察,测验做题的过程可能就已经开始跑偏了。比如测验问你“你喜欢写作吗?”,你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就是觉得写作没啥用,不能当饭吃,就填了不喜欢。这样的测验过程,结果就可想而知。

即使测验能够告诉你结果,缺少你自己的理解和吸收,也没啥用,并不能真正对你的职业起到指导作用 。职业测验的分数本质上跟我们在学校的考试分数是一样的,是了解自己的工具,而不是下评判的工具,不是框死自己的绳索(可惜我们的很多学校都不是这么做的)。尤其 对于少不更事的年轻人,要特别小心不要让测验限制了你。

这点在中学生当中尤其重要。千万不要在没有足够解释能力的情况下轻易给中学生搞正式评估,最后粗暴地扔给他们一堆分数,任他们胡乱理解(那些仓促上马的“六选三”测验的机构们,不要拍死我啊)。他们还在长大啊,特别容易被数字绑缚。

心理测验在人身上的期望效应,在年龄越小的孩子身上越可能发生。如果这个孩子数学成绩低,他可能把自己理解成没有天赋,形成低效能感,而不是理解为学习方法不对。从此不学数学了,然后数学更差,还真验证了当初的测验太准了!

其实根本起作用的不是这个孩子的天赋本身,而是对于这个分数的看法。我还记得上中学时老师说,考试结果不重要,它只是帮你检查下,你哪里还需要多花点时间去琢磨。至今很感激老师的这句话!

隆重推荐另外一本好书

《终身成长》

总之,我们虽然前面把测验比喻成药。但实际上理解测验结果并不是吃药那么简单。 测验更像是一个学习和教育的过程。 教育中我们不能把知识灌给孩子,测评如果不经过你自己的消化,对你也是不起作用的。

总结

关于测验的正确打开方式:

测验只是给你提供一个反思自己的机会。提供一个框架了解自己。

测评的分数,测评的专家,都是一个外部条件,可以帮助你在理解自己这个事情上走得更加顺畅而已。

要跳龙门的是你自己,不是你的梯子。

对于中学生而言,任何测评的分数都是老师或者咨询师跟孩子开启讨论人生的话题之引入点(比如,可以问问学生对自己的这个分数怎么看?),而不是用分数定义孩子。这里隆重推荐金树人老师的著作《生涯咨询与辅导》,重点看建构主义那一章。

隆重推荐金树人老师的著作

《生涯咨询与辅导》

关于测验使用中的大坑:

期待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神器,单靠分数就给你指出一条康庄大道。基本上这就是个思想上的大坑。

对测验的意思没有理解清楚,就匆忙决策了。这个,未来还是要还的啊。

对太小的孩子做测评,并且没有引发孩子的思考,激发孩子的潜力,只是为了图省事做决策,限制了孩子的可能性,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最后

我要配上

一个“非专业人士”的总结

(不愧是高管的思考力)

一个专业人士的总结

(不愧是业内良心工作者)

看上去我这样的解释是把所有的测验误用方面的责任都推到了使用者身上。那还要我们这些心理测量工作者干吗?

其实当我们的测验使用者自己对测验的理解不够的时候,是可以求助专业的心理测量工作者的(如果你觉得我的建议还不太水,欢迎文后留言,我也可以推荐业内人士给你啊)。

至于这些专业工作者在哪里?如何鉴别?那就又回到了前面几个不靠谱的建议上面去了。

所以,看到了吗? 太简单的思路,往往不靠谱。靠谱的思路往往不简单

个人成长的路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捷径。 职业测验,要不你自己好好学习,深入了解。要不就找一个专业的人帮你好好学习。

当然,找到专业的人本身就是个功课。否则——真!的!要!慎!入!

以上就是谈谈思维和态度问题,如果你还感兴趣职业测验的技术贴,我争取假期写出来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