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究生的第一个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三年在麦考瑞大学的本科学习生活之后,我意想不到地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阶段。之前一直忙着做助教,上课、写论文——熬夜喝咖啡都是平常事。从无数的演讲中,改变了自己内向的性格;从无数的论文中,找到了自己最适合的写作方式;从无数的小组作业中,学会了合作共处;从与无数企业家的分享中,真正学到了各种问题的应对和解决的方法。

对我来说,读研究生是另一个“生存空间”的开启,它要求我确立新的学习目标。自己的实践能力、科研水平、人际关系都将发生很大转变,企业管理能力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不同于本科时“被动式”的学习模式,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更加注重主动性与创新性,重点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做研究还是做调查,不要期待导师给太多的指导。好的导师能够在大方向上给一些意见,但具体的工作是需要自己去做的;不要抱怨课程无聊,老师讲得不好(虽然在澳洲这很常见),但读到研究生,自学能力没有的话不如退学。

老师给我们研究生提了几点建议。一是努力学习,打好专业基础知识,争取各科成绩优秀;二是坚持积累英语知识,争取英语写作水平不断有新突破,重视提高口语会话;三是多去图书馆浏览书刊,学会自己开书目,阅读专业必读书并做好笔记;四是积极主动地与导师联系,善于利用各种学习关系,汲取精华,为论文选题打好基础。从个人心态方面来说,要学会经常进行自我调整。只要是学习就会有压力,要讲究劳逸结合,累到极限就放松一下——比如刷刷微博,千万别让自己“学傻了”。还有一点,就是不要经常和别人攀比,越比心情越差,影响学习状态。

我们再来仔细说说“念书”。在我看来,“念书”要改变的是自己——适者生存。尤其是在海外读研,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很困难。努力想想自己该做的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就拿我自己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强心剂”,只有准确地了解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是什么,才能找到未来几年的主要奋斗目标。

另外,还要准确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这就要求掌握牢固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与专业相关的书籍、文献、新闻等等,培养自己思维的敏感性。我觉得,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先不设置大目标,只要张开所有“触角”,去看、去读、去感受,就会发现自己不自觉地爱看一些东西——这时候就可以找到兴趣点了。

“念书”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尽量广泛地掌握学科基本知识,融合研究领域方方面面——过去和现在;二是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尽量多地学习各种研究方法,熟练使用研究工具——过程和步骤;三是学会写论文,写论文不仅是训练表达能力,更是训练思维的逻辑性,论文体例虽然有时比较“八股”,但却是整理思路、树立信念,借此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有效途径。交流,通俗的说法就是多和“牛人”聊天。什么是牛人?我的想法是比你懂得多的都是牛人——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不管是教授、博导、副教授、讲师,还是前辈师兄,只要能就某个问题一起讨论,都是学习的好机会——要有开放合作、交流的意识。

在研究生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由于自己知识积累有限,因此要经常向自己的导师或领域内的教授请教,他们往往一句话就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在请教的过程中,你能清楚地判断出自己的观点正确与否,这个过程也是培养自己团队意识的“捷径”。我自己的经验是,面对老师或者教授不能“胆小怕事”,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是说错了也没关系,经过修正的东西往往更容易记住。另外,导师的选择也很重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看见更加广阔的世界。我经常向导师加纳先生请教一些问题。刚开始聊的都是一些很具体的问题,后来讨论的领域就比较广了。加纳先生看问题和做事的方式给了我很多启发,他也会给我很多好的建议。我现在做助教,如果学生来找我聊他们课程中的困惑,我也很愿意跟他们讨论。因为我希望我的知识、经历和体会,也能对他们日常的选课和学习有所帮助。加纳先生还是悉尼甚至澳洲商界公认的有资源、有人脉的“主儿”,他所接触的都是我们这个领域里的佼佼者。他经常邀请一些“大咖”来给我们研究生作报告,这些都是很好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除此之外,还要多看文献。我刚开始看文献的时候,图书馆里的专业杂志都会翻一翻。后来发现了一本专业的主流杂志,从此以后几乎每期都重点阅读这一本。我的经验是,本专业的主流杂志,一定是有很多年的积累的,对于一个初入此道的新人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另外,我还会查阅网站上提供的文章的“引用报告”,通过它可以查到这篇文章被引用的详细信息,进而从侧面了解到这篇文章在业内的分量。当阅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自然而然就能发现做得最好、研究得最透彻的文章,这样的话就可以对这些重点文章进行系统阅读和跟踪研究了。

在阅读文献和专业杂志的过程中,我慢慢发现,很多一流的杂志,不但文章内容,就连文章的组织和图表的设计都很漂亮。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学术界也是一个另类的江湖。不了解江湖的水深水浅,怎么能混得下去呢?一个好的研究,不只工作要做得漂亮,还需要有将此分享给同行的能力。如果不能很好地表达出你的观点,只能说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由此我也想到,一篇好的论文,也应该是一件被同行接受和认可的“艺术品”。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自己本科写的论文,在设计构思方面,总觉得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太好……

做研究,要保持一颗好奇心。现在,学科之间的交叉点越来越多,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对于发散思维,以及解决本领域的问题,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同理,对于新的科技报道以及进展,要了解、要思考;对于新鲜的事物要有想法,保持广泛的视角和好奇心。这是培养自己丰富想象力的前提,也是使自己不断创新的原动力。

职业规划也是研究生生活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导师曾经跟我们讲过“职业锚”。“职业锚”的概念是由美国的埃德加·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地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随着一个人对自己越来越了解,这个人就会越来越明显地形成一个占主要地位的“职业锚”。所谓“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作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正如“职业锚”这一名词中“锚”的含义一样,它实际上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一个人对自己的天资和能力、动机和需要有清楚的了解之后,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职业锚”到底是什么。施恩根据自己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强调,要想对“职业锚”提前进行预测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职业锚”是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它实际上是在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产生的“动态”结果。有些人也许一直都不知道

自己的“职业锚”是什么,直到他们不得不作出某种重大选择的时候。

一个人过去的所有工作经历、兴趣、资质等等,才能集合成一个富有意义的“职业锚”。仍然在不断学习的我,也正走在探寻自己“职业锚”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