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据显示出生物变量与性取向间有所关联或相关。但是我还是要提出生物证据的另一种解释:性取向的怪异转成性欲说(Exotic-Becomes-Erotic,简称EBE论)。本理论的路径图见下图所示。

A→B本理论首先主张:基因、荷尔蒙与其他可能的生物因素本身,并非直接影响成人的性取向,而是影响儿童的气质与人格特质。许多人格特质,包括像攻击性与活动水平等童年的气质,都有强劲的基因或遗传成分。

B→C这些气质,使得小孩较倾向于从某些活动中得到乐趣:一位较具攻击性或好动的小孩较喜欢玩混战扭打的游戏(男孩型的活动);而另一种人则喜欢安静地玩社会化的游戏(女孩型的活动)。因此,根据孩子的性别,他/她在遗传上即有与性别协调或不协调的倾向。儿童也倾向于与兴趣相同者为友;例如,无论男童女童,如果逃避竞争性的团队活动,他/她将会避免与男孩玩而找女生为伴。

C→D如前所述,性别协调的小孩会觉得与异性儿童有较多的差异;而性别不协调的儿童则会觉得他们与同性的小孩较不相同,会认为对方比异性来得更为“奇特”。

D→E这种有所不同的感受会产生较高的唤醒状态。就典型的男孩而言,在女生面前他们会觉得厌恶或轻蔑(“女生令人厌恶”);而对典型的女生而言,在面对男生时则会觉得胆怯或焦虑。然而,对大多数儿童来说,这种唤醒感受未必能被意识觉察到。

E→F这种唤醒状态日后转换成性激发或性吸引力:即“怪异转成性欲”。最后阶段的证据部分来自对异性恋男性的研究,当他们在生理上(非性方面)唤醒时,会比生理未唤醒时,更觉得被一位女性的性魅力所吸引。换言之,一般的生理唤醒经验,可被随后解读成或实际转换成性的唤醒。

宣称“儿童期性别不协调因素影响了生物变量与性取向”的证据,事实上还是来自Bailey博士主张二者之间有关联的相同研究。例如双生子研究即发现,在童年期性别不协调方面,同卵双生子间的相似性大于异卵双生子;相同的,DNA的研究也发现,一对拥有相同X性染色体的男同性恋兄弟间,其性别不协调的相似情形,比性染色体不同者来得大。最近一组来自澳洲大规模的双生子研究更直接指出,童年的性别不协调,确实影响了基因与性取向间的关系。简言之,这些研究显示出生物变量与成人同性恋取向间有关联,与EBE理论的主张一致,该理论认为,生物因素首先导致童年的性别不协调的偏好与兴趣,接下来,才会导致成人的同性恋取向。然而,这些研究并无法证明本理论是正确的,因此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最后,应该注意的是,EBE理论可同时用来解释异性恋与同性恋。由于大多数社会均强调男性与女性的差别,大部分的男孩与女孩长大后,都会觉得与异性伙伴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日后都会受到异性性方面的吸引。这就是为什么异性恋长久以来在各种文化中都是最普遍的性取向。

大家可以通过 哈佛性向测试 性取向测试 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性取向。

以上内容摘自《西尔格德心理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