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镌刻着这样一个神谕——“认识你自己”,哲学家苏格拉底常用这句话教育弟子。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自己,认识人性很重要。通过心理学分析方法,便是获取自知之明的极好方法。

方法一:记忆浮现

通过对小时候的记忆的浮现,可以通过判定对记忆事件、画面所引起的情绪,来分析主体的性格,尤其是态度特征与情绪特征。因为意识的记忆储存空间有限,对于童年及其以前的这种长远而丰富的经验,只会选择记忆一些印象及其深刻的体验。而这些记忆的关键在于,它对早年性格形成有巨大的作用,通过这些浮现记忆,可以反推主体的性格形成。

1. 我对儿时的较早早记忆貌似是尝试拿取客厅电视机上的一个玩具,电视倾倒,压倒了我的腿,但貌似没受伤。

2. 上幼儿园时在暴雨天和一个好友开心地在家里玩。

3. 放学时和一个好朋友起冲突,他教我妈妈打我,结果我两都被各自父母打了。

4. 还有就是和一个朋友分离,我们想玩,但被强行分开,我还哭了。

5. 上小学时被全班欺负过三次,第一次踩我书包;第二次踩我水壶,但我把“主谋”扇了一巴掌;第三次是我说了什么话,受老师、同学职责,但受到朋友庇佑。

从这些记忆可以看出我对安全、爱与归属需要较为强烈。

首先,从记忆 2. 可看出躲在自己家,一个世外桃源里是多么的有吸引力,这是对安全感的渴求;从行为心理角度上看,我的行为多有保守倾向,因为总是害怕记忆 1. 中那个童年的电视机会砸在我身上。

然后,从记忆 4. 中可看出,我对友情的需求很强烈,同时也代表我孤军奋战时会有很多的焦虑。

此外,我还有自我封闭倾向,因为在记忆 5. 中,我由于受到人文环境的攻击,便会自我封闭,憎恶集体,以来保卫自己。

因此,我在早期对外界有较大的恐惧、不信任感,从而导致自尊的缺失与消极的情绪。

所以,我心理的第一大特点就是——自卑情结深。

方法二:行为分析

心理支配行为,而行为又可以展露心理,因此,分析行为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我的很多行为都体现了自卑情结,尤其是在上初中以前,比如求稳、逃离人群之类的,在此不必赘述。上初中以后,我学习变好,就不那么自卑了,积极的一面逐渐显露。

这性格上的变化可以在很多行为上体现。比如说我经常上台演讲,给人讲题等。但是,我有时常做出一些自卑性的行为,这就导致我的心理不稳定。原本的内倾因自尊的建立而变得不稳定。因此,心理不稳定、有矛盾又是第二大特征。

结论:不稳定的外倾

据艾森克人格三维度理论,人格分为三个基本维度:内外向、神经质——心理变化的稳定与不稳定性、精神质——负面消极程度的正常与极端不正常。

内外向上,我应当是偏向于外倾的。因为我一直很爱跟人交流,一定的自我封闭倾向并未战胜我的外倾倾向,不太快乐的小学生活中,友谊还是或多或少的抚平了创伤,防御性的自我封闭被友情带给我的安全感以及家庭的归属感给弱化了;而我上初中后成绩大有进步,人际关系变好(但和班上一些同学关系不好,主要是因为我管制他们,不如其父母对他们好,于是他们感到压抑与危机,便会来攻击我),和老师关系又不错,所以我自然又关注起我与外界的联系,获取对外界的信任,打开通向外部的心灵之窗;我较大的同理心亦可证明这点。

神经质上,我认为我是较为不稳定的,但最近在克制。我有时易怒,但又会过于开心,容易激动,情绪波动大。但我这个学期一直在改善。

精神质上,我认为我是较为中庸的。因为我确实是有一些消极特点,自卑情结深便是一个,但是,我还是能勉强的与他人相处,所以精神质程度不深也不是太浅。

综合起来,我大概就是不稳定性外倾型。

粗浅的分析一下之后,我发现我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卑情结过深。导致我做事太过保守。我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获取成就感;享受生活,获取安全感,这样才能使我的阳光一面发挥,从而激发更大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