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做什么,不是那么容易回答

你喜欢做什么?

对这个简单问题的回答,会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年纪越大的人,回答起来越难。小孩子总是非常轻松地说出好多项自己喜欢的事情,高中生和大学生则需要引导才能说出来一些,而已经工作的人呢?抱歉,小孩子才说喜欢,成年人只问能不能赚钱。

然而讽刺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对年纪越大的人反而越重要。随着生涯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普及,大多数人都开始逐渐了解并接受生涯领域的一些基本论点,比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事感兴趣的职业,才能激情四射,才能有所成就”……而所谓的兴趣,就是你喜欢做的事情。

于是,很多对现在工作或生活不满意的人(大多数是年轻人),又不得不重新开始问自己,“我喜欢做什么?”并希望借助这个问题的答案,来指引自己找到一份 DreamJob ,一份真正全心投入的工作,然后走上人生巅峰。

但是遗憾的是,当他们非常认真地列举出了自己的喜欢做的事情时,他们也许会懊恼地发现,这种努力是徒劳的。人人都喜欢旅行、吃东西、睡觉、唱歌、运动、看书、看电影、玩游戏、喝咖啡……但是,这些事和生涯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些明明都是花钱花时间的怪兽!这个问题根本没什么意义嘛!

先不要急着放弃回答。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个问题不好,而是你回答的方式不太对:小孩子才一股脑地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写出来,成年人则要明白,兴趣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爽的兴趣、想的兴趣、做的兴趣。

爽的兴趣:我乐意

有的人叫它们“感官兴趣”(比如古典),有的人叫它们“直观兴趣”,但是我更喜欢叫它们“爽的兴趣”。为什么呢?因为做这个事情就是让你爽,而且只是让你爽。如果描绘的更具体一点的话,那就是当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你会感觉到非常的舒服和放松。

每个人都有这种兴趣,哪怕是那些我们觉得最无趣的人。前几天,我给学生上生涯发展课,要求同学每人写 20 个喜欢做的事情,全班总共写出了几百个兴趣——刨掉重叠的,至少也有 100 多个,这些全都是爽的兴趣。除了让你爽之外,这类兴趣还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来源:这些兴趣都来自于对感官的直接刺激,比如请欣赏下面这首打油小诗:

睡觉让你肢体放松而且松软温暖的床真的很舒服

吃东西喂饱你的胃和你刁钻的胃口

音乐是耳朵的盛宴

小说是穿越的旅行

咖啡给你了咖啡因

恋爱给你了多巴胺

2. 持久:因为爽的兴趣来源于感官刺激,一旦你不需要或者没有相应的刺激物存在的时候,兴趣就丧失了。所以困了累了或者有张好床才会想睡觉,而精力旺盛的时候并不想睡;饿了馋了或者手边有很多零食的时候才吃东西,但平时也不会一直在吃……而且,你会发现,这种兴趣的转移是很快的,比如刚刚你还在感叹咖啡的香甜,转眼间就被一本精彩的小说所吸引;读了还没几页,又被手机上的小游戏所折服了。

3. 效果:因为这种兴趣太爽了,所以你只顾着爽了。换句话说,当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你在乎的只是这个兴趣带给你的感官上的满足,所以爽的兴趣可以很好地帮助你打发时间、舒缓心情,但是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作用了——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觉得兴趣和职业之间没有半点关联的原因,因为你写出来的都是爽的兴趣,而爽的兴趣是没办法帮你赚钱,或者走向人生巅峰的。

爽的兴趣,是所有其他兴趣的最初来源。换句话说,所有的兴趣,至少都应该是爽的兴趣。但是幸运的是,兴趣还有第二个层次,属于“想的兴趣”。

想的兴趣:我好奇

在一片爽的兴趣中,你会发现,有些兴趣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当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除了感官上的爽感之外,你的理性也开始发挥作用,并且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好奇。

以某种兴趣为触发点,你突然开始想知道,跟这件事有关的一些别的信息。比如,吃饱之后,你突然很好奇,这顿饭怎么做出来的,用了哪些材质;旅行一饱眼福之后,你突然很好奇,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原来是什么样子的;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突然很好奇,倪老师为什么能写出来这样的文章……恭喜你,你找到了”想的兴趣“,又称自发兴趣。

想的兴趣,同样有来源、持久和效果三方面的特点:

1. 来源:想的兴趣,除了来自于感官的刺激之外,还要加上理智的思考,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么多好奇。绝大多数的人类知识学科,都起源于想的兴趣:天文学,是看完星星之后,想为什么会这样;地理学,是看完山之后,想为什么会这样;物理学,是脑子被苹果砸了之后,想为什么会这样;倪老师的另一门学问,爱情心理学,可能是谈不上恋爱之后,想为什么会这样……

2. 持久:正是因为好奇和思考的加入,想的兴趣比爽的兴趣更持久。即便刺激不存在了或者转移了,想的兴趣却并不停歇,甚至会废寝忘食。当你在研究的时候,你完全地沉迷其中,忘了环境、忘了时间,这就是在好奇之外,想的兴趣和爽的兴趣的第二个重要差别:沉浸。

3. 效果:因为思考和沉浸的探索,想的兴趣给我们带来了一份宝贵的财富:能力。而且更可贵的是,能力和兴趣之间,开始形成一种良好的循环:因为喜欢水,就开始钻研游泳,而因为游得很好,就更喜欢游泳;因为喜欢吃,就开始研究做饭,而因为饭做得好吃,就更喜欢吃了;因为喜欢钱,就开始研究赚钱,而因为赚钱厉害,就更喜欢钱了……

这种一看就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兴趣,开始为我们的生活注入了不一样的能量,也在兴趣和生涯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如果你能够找到一些这样的兴趣,你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有意思,而你的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不过,这种兴趣还不是最有力的,因为在有限的”想的兴趣“中,会萌发出第三种兴趣:做的兴趣。

做的兴趣:我看重

什么叫做的兴趣呢?咱们还是从来源、持久和效果三方面来解释一下。

第一,来源。除了让你感到开心、让你感到好奇之外,做的兴趣还融合了你的志向,也就是所说的价值观:你觉得这件事是特别重要的、特别有意义的。因此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的感受,又和想的兴趣不同:你不仅自己沉浸其中,还充满了一股庄严神圣的价值感,会想要把这件事做到极致,并且特别想给别人看、把别人也带进坑。

比如,你喜欢睡觉,你研究床的历史、构造和制作工艺,这都属于想的兴趣。然后,你意识到,一张好床对于人的睡眠、人的活力、乃至这个人一生的幸福,都会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你还非常希望别人都明白这一点。因此,你就更深入地钻研,还会用各种方法去宣扬,甚至帮助别人挑选和设计床。这就是做的兴趣。

第二,持久。做的兴趣当然是最持久的,因为这件事有意义嘛——这里说的意义,并不是有没有用,而是你是不是真的把它当回事。比如,每次倪老师常常跟别人说,自己是个爱学习的人。很多同学虽然外表诺诺,但其实内心都对我嗤之以鼻,因为在他们看来,学习是一件很有用、但是没意义的事,是为了毕业、考证、工作而学习。所以一旦毕业了、考上了、工作了,就没必要学了。但是倪老师可能不一样,只要我脑子没坏,我会一直学习下去,因为学习是我的人生意义之一。

第三,效果。想的兴趣为你带来了某种能力,所以也许它会在某一天成为你的职业,而那时你心怀激情,兴致盎然,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但是过不久你可能会发现,即便是这样的职业,当它成为了工作之后,依然会很烦,那时候你会觉得更要命了。而做的兴趣就不一样了,它不仅仅会成为你的职业,更会成为你的事业,让你投入进去,因为它不仅仅是你赚钱的手段,更是你要实现的人生目标之一——你不是为钱、为别人而做,是为自己而做的。所以,如果你把吃作为做的乐趣,你不光是自己吃,也不光会研究吃,你更会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吃好,所以你会满怀激情地去做饭、去发美食文章、去挖掘新的食材、去做美食节目、去成立你的美食帝国。

知道这些,有什么用

兴趣划分为三个层次,知道这个有什么用呢?当然很有用啦。

第一,知道这些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究竟适合干什么。如果你发现你在某一件事情上只有爽的兴趣,那么这件事可能并不适合你做下去——就像很多女生都梦想开花店、咖啡店,很多男生都梦想开酒吧、开网咖一样。醒醒吧,你只是觉得爽而已,你既不会做、也不是真的想做。

第二,知道这些还能帮助你有更好的交谈表现。所以,当面试的人看似不经意地问起,你喜欢做什么的时候,千万别傻愣愣地回答:我喜欢运动 / 睡觉 / 吃东西了。想想你有那些想的兴趣甚至做的兴趣,告诉他,你会发现他会对你更满意。

而且,在恋爱中也会有奇效——当你不是说你喜欢读书,而是两眼放光地大谈一通王小波的有趣文章、他的外貌长相,以及他给李银河写的那些肉麻的文字(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一米八的丑汉工人写给报社记者的情书),甚至拿出你写过的一些文字,也许你也会收获一对充满崇拜的眼神呢。

最后,也许有人会产生一个小小的疑问:倪老师你说的都对,那么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爽的兴趣中,怎么样去发现并培育想的兴趣和做的兴趣呢?这个答案,我们就留到以后的文章里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