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带L在楼下玩,一起带娃的阿姨说XX小朋友让一个阿姨很难堪,原因是那个阿姨问XX:“阿姨去你家玩好吗?”XX小朋友回答到:“我看见你就烦,我才不让你去我家。”此言一出,尴尬的除了那位阿姨外,恐怕小朋友的父母也会尴尬。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会原谅小朋友的童言无忌,但是如果放在一个成人身上,或许大众会给他按一个“精神病”的帽子。加之和小L朝夕相处半年多之久,习惯了单纯的生活环境,现在重返工作岗位之后,更体会到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性,其中,“虚伪”就是社会属性的一个方面。

虚伪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不真实,虚假,伪装,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对人格的一种表达。著名精神分析大师荣格在《原始意向和集体无意识》一书中写道:人格面具是个人适应抑或他认为所采用的方式对付世界体系。具体的意思是说,人格面具是社会情境下的自我,而非自己的真实面目,是适应社会的手段。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欺骗性,是一个人在与别人交往时可以将真我掩饰起来而扮演某种人物的面孔,以便于群体和社会对他的接纳。人格面具只是代表了向公众展示的部分人格,人格中最为重要的东西隐藏在面具后面。

从人格面具的角度出发,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是虚伪的,因为虚伪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一部分。 要想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虚伪可以是一种自我保护、自我获益的手段。人的社会性和人的个性会存在冲突。在涉及利益、权势威压的冲突时,也难免会虚伪一下。比如上司派活一桩,多数人不满,正干得牢骚满腹时,上司来了,问辛苦吗?刚才还在发牢骚的起身应答,正干得好呢,不辛苦!又比如说,领导穿了一件新衣服上班,明明你觉得很难看,但为了不得罪领导,就会心口不一地说:“哇,您的衣服真漂亮。”或者明明不喜欢领导分派的工作,但还要表示会尽力去完成。人格面具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是有益的,也是个人修养的一种体现。

如果一个人不能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对象面前灵活地调整自己,而一味地表现自己的本性,就难以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及肯定,难以与人和睦相处,甚至会被精神病学家诊断为“人格障碍”。其实,虚伪有时也是一种尊重人的体现,如文章开头的例子,小朋友固然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想法,但说出的言语明显会伤害到对方,会把对方置于尴尬的境地。这就涉及到家长平时的教育方式了,我个人认为,童言无忌不代表不尊重。家长平时要注意多引导孩子正确的处事方式,分清楚礼貌和不礼貌,尊重和不尊重,而且家长本身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辞,给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

并不是所有虚伪都会被厌恶 ,有些虚伪会被原谅。如一位职场人员,因种种原因,想争取工作境地有所改善或不受欺负,见到领导就点头哈腰,堆起讨好的笑容,但从来不打小报告伤害其他人的利益,对这种情况,同事们会有点讨厌,但通常会给予理解。几乎所有被厌恶的虚伪行为都会涉及到欺骗或损人利己。那些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笑里藏针的阴险小人;那些在台上正襟危坐,大讲廉洁奉公,却大肆受贿者;那些成天讲为人民谋利,却口惠而实不至者甚至损民之利者;那些善于曲意奉迎,心怀叵测的钻营者,等等,都是不能被原谅的。

适度的社会意义的虚伪是可以被宽容和理解的,但若让虚伪的人格面具过于延伸则其心理不是健康的。 当一个人沉迷于“人格面具”,沉迷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那就不是益处,而是一种可悲了。 如果放任它的发展,过分使人格面具发展到膨胀的地步,那这个人就会处于十分危险的精神状态,因为这会令其自我部分淹没,使其感觉生活异常空虚和意义感丧失。

过度虚伪的人不仅对周围人有害,对己更是有害。一个人若是过分、刻意地戴着面具去扮演各种角色,就容易迷失自我,对自己的内心情感和需要缺乏考虑,失去个性,变得茫然而缺乏独立性,甚至失去自尊和他尊,让自己生活得疲惫不堪,心力交瘁。 人格面具的过度展现和膨胀,还可能发生心理的扭曲,致使角色换位困难,在面对家人亲人时可能 也会摘不去面具,从而被面具控制,成为一个真正虚伪的人。

所以,人在社会生活中,既要学会戴面具,也要学会何时把它摘下来。要经常审视自己的内心和行为,既要重视适应现实环境,也要注意留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本心。要及时进行角色变更,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社会和寻找自己的位置,不让面具抹杀个性,不让自己处于困顿与焦灼的状态,才能避免心理失衡,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