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果你看到这张图片,一定知道是什么吧!

OK!

但是如果看到这样一张图呢?

它叫WZT,中文名“沃特戈完形测试”。那么,沃特戈是谁?为什么任何一本心理学史书上都不曾提到他,以至于连一张照片都没能留下来。

打开搜索引擎,我们来找一下wartegg……

谷歌的结果是这样的:

必应的结果是这样的:

等等,好像有什么东西乱入了……

百度的结果是这样的:

好吧,也许这才是沃特戈这个名字的本质---小镇、旅馆……尘归尘、土归土,没人知道曾经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

---------------------------------------------------------------------------------------------

沃特戈完型测试的前世今生

-----曾与罗夏齐名的他,如今连一张照片也找不到……

太长不看版:

沃特戈绘图完型测试(WarteggDrawing Completing Test ,WDCT / Wartegg Zeichen Test, WZT)由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沃特戈(Ehrig Wartegg1897-1983)创立,其理论基础是格式塔完型理论,其雏形起源于桑德斯想象力测试( Berger,1939)。WZT最初发表于1926年,但规范的使用手册直到1953年才问世。沃特戈的学术研究工作始于三十年代的莱比锡大学,经历了纳粹上台、二战、德国分裂、冷战之后,沃特戈留在了共产主义领导下的东德。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力挺的巴甫洛夫学说,他的成果最终销声匿迹,尽管当年曾与罗夏墨迹图齐名,现在只有欧洲大陆部分国家及拉丁美洲小范围流行,英语区的欧美国家中几乎闻所未闻。如今,沃特戈测试又开始慢慢焕发出生机 :意大利罗马大学成立了沃特戈研究中心;芬兰心理学家们也开始将测试应用于情绪情感问题的研究;巴西将沃特戈测试用于员工招聘的测评环节;俄罗斯也曾在政府征兵和医院临床测试中广泛使用。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测试具体内容:

沃特戈测试使用的是标准A4大小的纸张,上面有两行4x4cm的方格,每个方格中有或点或线的未完成的图形。测试程序开始的时候,主试坐在被试对面,给他表格和铅笔(没有橡皮),叙述指导语“你可以看到,这8个方格中每个都有小图形。请你在方格中画上一些东西来将它们补充完整。不要反复思考,尽量画你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另外请避免画太抽象的东西。画图时不需要遵照格子的顺序来,根据你自己的节奏就好,这个测试没有时间限制”。主试在回答被试的提问时尽量不要影响到被试绘图的内容,只需要让他们知道绘图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就行。

沃特戈测试的实用性非常强,适用于年龄4岁以上的孩子,同样也适用于听障和智力障碍的被试;操作也十分简易快捷,绝大部分被试在10-30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

传统沃特戈测试的评判方式很多,但因为其计分方式复杂和解读理论模糊所以难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根据俄罗斯心理学家V. Kalinenko的编辑修订版本,对每一格的解释如下:

第一格:“我”,和我在世界的地位(包括开放-闭锁,女人味-阳刚之气)。

第二格:是“我”与周边的世界,显示出空间的发展和“我”的自我限制,绘画方式意味着他如何适应周围的世界。

第三格:是“对我的行为和愿望的动机的清晰度”, 在心理上,他们对应于野心,动机,愿望,毅力,主动性,未来计划,职业成长等类别。

第四格:“我”的问题 - 对生活道路上的障碍主动或被动态度。这一格内的绘图反映出无意识,恐惧,内疚,羞耻的方面。

第五格: “在障碍存在下继续生活的可能性”,绘图反映了规则,动力,积极的原则,实现动机或者避免困难的动机。

第六格: 是“过去和现在的象征”,代表与亲人的关系。

第七格:“情绪上的兴奋点和感性”,心理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敏感性和直觉。

第八格:类似于“情绪的保险库”,心理上反映了人的精神基础、平衡,满足感,内心的安全感。

意大利沃特戈研究中心开发的最新的计分和解读理论则是根据罗夏墨迹评分系统拟定的三个类别标准:形式品质FQ、唤起特质EC和情感品质AQ (Alessandro Crisi,2016)。形式品质鉴定的是绘画者是否将方格中的细小元素通过图形连接成为一个明确和完整个体,考察的是对现实的觉知能力。唤起特质指的是绘画者作品具有唤起某种特殊心理内容或回忆的刺激,考察的是社会适应能力。情感品质则是指作品中的情绪和情感内涵,以此来了解个体当前的情绪状态。他们通过与MMPI测试比较相关系数后发现EC、AQ和FQ能够显著指示一个人的健康、焦虑和精神病性水平。

那么,这样有意思的测试到底是什么样的作者研究出来的?他一生中又遇到了什么?我们来看一下他的传奇生平:

埃里克沃特戈于1897年7月7日生于德国德累斯顿,父母是奥地利人。早年痴迷作曲和音乐,在创作的作品被当时的大师们认为是“浪漫的垃圾”之后,愤而转向研习心理学和哲学,这也为他的研究风格带上了浪漫和神秘的艺术气息。1922年开始,沃特戈开始和哲学家赫尔曼凯塞尔林密切交往,其人热衷于神秘学、通灵学、心理学和哲学,因此结识了同样爱好这些玩意儿的卡尔荣格,最终于踏进了心理学大佬圈。1925年沃特戈冒昧地写了一封信给弗洛伊德,提到对于精神分析训练的兴趣,以及欠缺“医学训wen练ping”的担心。弗洛伊德给他指明了一条去柏林精神分析学界继续学习的路。1929年的时候沃特戈又给弗洛伊德写了封信,问他如何看待格式塔心理学(不作死就不会死!)。要知道荣格当年也只不过提出了对精神分析不同的观点,弗就把他清理门户了,在弗的面前提格式塔,后果懂的,从此弗洛伊德与沃特戈“友尽”。

不过直到那时,沃特戈的学术生涯还是顺风顺水,他在凯塞尔林学院沉浸在“神秘学”研究的海洋里,接触到一系列后来引发他灵感的东西:绘画测试、中国的阴阳五行说。以至于后来在他的wzt测试中,第3、5、6格图形的原型据说就是八卦中的阴和阳。

有很像吗?

1929年沃特戈赴莱比锡大学正式学习完型心理学(Ganzheit psychology)。那时的系主任是菲利斯克克鲁格,接替了退休的冯特。在格式塔--完型学院,沃特戈学到了很多,他的成果WZT测试也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到了1933年,德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纳粹接管了莱比锡大学的“完型心理学院”,而他们的对手--“柏林格式塔派”则被关闭和流放。学院内人事也发生剧烈变动,弗雷德里希桑德教授接替原来的犹太系主任威廉彼特斯,一切学术研究和言论都要朝着“政治正确”的方向进行。沃特戈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与“犹太心理学家们”交情颇深,另一方面,又由于他的“捷克斯洛伐克裔”模糊身份。因此为了安全起见,他宣誓加入了纳粹。

沃特戈的博士论文《格式塔和人格》发表于1939年,他的“沃特戈完形测试WZT”风靡一时,几乎与“罗夏墨迹测试”比肩。然而风头正劲的他,在论文里几乎不敢提当时被迫害逃到美国的著名完形派心理学家魏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而大拍系主任桑德的马屁。也有人说,沃特戈是受制于当时的“审 查制度”,因而不敢说出真正的观点。悲催的是,无论在三十年代的纳粹统治下,还是五十年代的东德统治下,沃特戈终其一生都没能逃脱审 查制度……1939年之后,一个更加“政治先锋”的教授汉斯伏尔盖特做了莱比锡心理系的头头,他厌恶沃特戈的理论和完形测试,并把他赶出了莱比锡大学。于是整个二战期间,沃特戈只得在各种征兵招募测试处、人力资源机构混口饭,穷困潦倒。更麻烦的是纳粹倒台后,没在德国学术界占到任何便宜的他还要面对曾加入过纳粹的审判。尽管他的前犹太同事们出来为他作证,他并不是真心要加入纳粹,而是为了保住饭碗,但最终沃特戈还是被判有罪,吊销作为心理学者工作的资格,直到1949年被特赦。

战后潦倒的沃特戈留在了东德,然而他的完形测试却开始在西欧焕发出生机:1946年沃特戈测试研讨小组在瑞士巴塞尔正式成立,译成法文、英文和荷兰文的版本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欧洲大地上。1950年后沃特戈以临床心理学家的身份重新开始研究工作,但是东德的心理学研究要遵循马列指导思想,推崇苏联“巴甫洛夫学说”。沃特戈不得不把他的测试重新改过,抛弃“旧完型思想”,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来重新武装WZT”。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沃特戈与西欧心理学家的联系也被限制,尽管可以被允许参加一些学术研讨会,包括西德的“德国心理学会”,但是终其一生也未能继续他的格式塔完形研究。最可笑的是,研究他的测试的“研讨机构”不在东德,也没法能让作者本人来参加。1960年,63岁的沃特戈草草退休,1983年逝世……6年后,柏林墙终于被推倒,两德统一。

时光到了21世纪,如昙花一现的WZT由于纳粹和东德背景,至今仍未在英语学术圈流行。然而在欧洲国家如德国、意大利、芬兰、俄罗斯,拉丁美洲的巴西,中东的以色列,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重新审视WZT。俄罗斯甚至把测试运用在军事心理学中的新兵招募测试中。

图为俄罗斯军事心理学家用WZT在北海舰队做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

后记:

有人曾说“这画画测验靠不靠谱啊”! 哈哈哈难道不是该问“投射测验靠不靠谱吗”!别说罗夏墨迹图、房树人测试,现在更眼花缭乱的沙盘、OHcard、意向不都在主流咨询界玩得风生水起嘛!这不就讲究个“好炫、好玩、好神秘”嘛!作为业界人士,这些东西的信效度,心里不都该有个“哔—”数吗?

卿本佳人,奈何~~,希望学术界再无~~,希望世界再无人为隔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