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林初盛,春风十里。

春日的光景里,是什么搅乱了一池又一池初生的春水?

歌德说:

“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妙龄女郎不善怀春。”

“还有一样也难以遮掩,就是爱情;秘藏在心头,却容易从眼睛里泄漏。”

“白天黑夜对于我们都是一样;白天的阳光不能盖过恋爱的光辉,夜里却因热情发射的光芒而灿同白昼。”

爱情是如此美妙,有那么多美好的故事。

但是与此同时,爱情里也有太多各式各样的事故。

有好多的情感专家能写出各种各样的故事、建议、思考、感受,熬了一锅又一锅香浓可口的鸡汤。

这却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一个社会学家在从专业的角度来研究爱情;而且,还在大学里开出了一门广受好评学生央求着要去“加签”(加入选课名单)的课。

《爱情社会学》,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社会学博士、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中兴从1996年开设至今广受好评的一门课。然后2010年录像成为“台大开放式课程”,蝉联点阅人数第一名;甚至成为第一门冲破十万点阅人数的课程。之后我们的网易公开课等网站也进行了转载,开始在大陆流传。

现在,这些课程和讲义,变成了这样一本书。

孙中兴教授在自序里说他开这门课的想法,和他教书的想法是相一致的:

“教育是要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我相信社会学的知识来自观察和研究人们的生活,因此也应该对人们的生活有帮助。而要帮助我们研究的对象,我们必须讲他们听得懂的语言。”

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书。但是读完以后,我真的觉得,我是修完了一门课。

到底爱情可不可以教可不可以学?

为什么不可以呢?

爱情不仅是个人议题,也是社会议题。

很多人都是谈恋爱了才学着怎么去爱,当父母了才学着怎么去教育小孩。爱情、婚姻、为人父母都是人生的必修课,既然几千年来那么多人在研究、在实践,怎么可能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案例、经验总结出来让我们后来人少走弯路?

所以,这本书,算是一个先行者。是努力将目前社会学中相关爱情的理论研究成果梳理出来给你听;让这个领域更贴近一般人的生活,进而帮助大家有能力面对、思考、解决自己或身边人的问题。

本书,或者这门课程主要有十三讲。第一讲到第四讲主要是从大的层面来介绍爱情的理论和要素,分别是“ 爱情是什么——大哉问 ”、“ 爱情是什么颜色的 ”、“学会好好 爱 ”、“ 爱情的依 附风格 ”;第五讲到第七讲是围绕爱情的开始、维系和结束三个阶段来进行介绍,分别是“ 怦然心动:爱情的开始 ”、“ 怎样才幸福:爱情的维系 ”、“ 分手快乐:爱情的结束 ”;第八讲探讨“ 爱情的偏差行为与犯罪 ”;第九讲讲“ 性·力·爱 ”;第十讲的关键词是“ 身体·自我·爱 情 ”;第十一讲是“ 爱情·婚姻·家庭 ”;十二讲和十三讲则分别讲“ 爱情与人际关系 ”、“ 爱情与文化 ”。

本来想每一章都来介绍下的,但是写了三分之一还是觉得篇幅太长。所以只就前四章大概拎出来讲一讲。

一、爱情是什么?

主要讲到“中西文化中的爱情概念”、“爱的层面与迷思”、“爱情研究的大饼抢食者”、“求解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方向”、“爱的正名”、“爱的对象特质”、“爱的社会学观点”和“爱的社会过程”这几个方面。

比如说,讲爱的迷思。

迷思就是一般人常见的,没有经过理智反思的思想。

有一个被女朋友谈分手的男孩子讲,“我觉得女人很难了解”。这实际上是一种迷思。数学难吗?有人觉得简单,有人觉得难。爱情也是如此。问题有时候不在于答案本身,而是在于你对于这个问题的态度:你有没有试着去了解它,解决它。

再比如,有男孩子说,现在的女生不就是要给她一栋房子、给她车子,然后她就会嫁给我了吗?孙老师就反问了,那如果是这样,你不就应该找到太太了吗?你房子不止一栋、车子不止一台,你为什么还找不到太太呢?所以问题还是在于你所不了解的地方。夫妻之间的权利非常微妙,大家的权利基本上应该互惠平等的才能够走得下去。孙老师的八字箴言就用在了这里:“平等对待,共同奋斗”。

还有很多人,可能在找男女朋友的时候会喜欢开条件。那我们先来想,一,人其实是超过三个条件的,三个条件以外的东西其实也很重要。比如说“活的”这个条件,就基本没人会提。古代有一个人再符合你的条件,也不可能找来谈恋爱。第二,从概率学的角度来说,只要你开出了一个条件,你找到这个人的可能性就只有50%;再开一个条件,就是25%;再开,就是12.5%……越开多条件,那样子的人就不可能被找到。第三,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如果你真的根据条件找到了那个人。但是时间是会在变的。今天你有房子车子,不代表明年后年你还会有。但是如果你没有了房子车子,你的老婆就一定会跑掉吗?所以,一定还是有东西比房子车子更重要。

二、爱情是什么颜色的?

主要是来讲几种社会心理学的爱情理论。

在这里,有两份美国学者齐克·祖宾制作的爱情量表和喜欢量表。分享出来给你测试看看。

爱情量表(love-scale)项目

1、假如某某心情不好,我就应该马上安慰他。

2、我觉得我可以告诉某某几乎所有的事。

3、我发现我很容易忽略某某所犯的错。

4、我会为某某做几乎所有的事。

5、我想独占某某。

6、如果我永远不能和某某在一起,我会觉得很痛苦。

7、假如我寂寞的话,我第一个会想到去找某某。

8、我主要关心的是某某的福祉。

9、我会原谅某某所做的任何事。

10、我觉得该为某某的幸福负责。

11、当我和某某在一起时,我会花很多时间看着他(她)。

12、某某告诉我秘密时,我会很高兴。

13、没有某某的话,我会活得很难过。

喜欢量表(liking-scale)项目

1、当我和某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几乎都是一样的心情。

2、我认为某某很容易适应。

3、我会高度推荐某某一个需要负责任的工作。

4、在我看来,某某是一位相当成熟的人。

5、我很相信某某的良好判断。

6、许多人在简短认识之后就会很喜欢某某。

7、我认为某某和我是很相似的。

8、我会在班级或是团体选举中投某某一票。

9、我认为某某是一位很快赢得别人尊重的人。

10、我认为某某是一位相当聪明的人。

11、某某是我所认识的人中间最可爱的一位。

12、某某正是我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13、在我看来,某某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推崇。

这一章,还专门介绍了爱的颜色论、以及爱的风格及其典型特点的描述。

三、学会好好爱

在这一章里,把前面讲到的约翰·艾伦李的爱的颜色论进行了延伸,爱情的颜色,就是指爱情的风格。和颜色的三原色一样,一般来讲,爱情的风格有六种,前三种的爱情的三原色(肉体爱、同伴爱和游戏爱),后三种则是爱情的延伸色(疯狂爱、实用爱和利他爱)。而后面,又有学者对这六种爱情各运用7个左右不同的项目来进行测量。

在这里,还对爱情的三角理论、八种延伸类型、爱情三要素的几何学、爱情的依附理论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爱情是一个故事”。

斯滕伯格,提出爱情三脚论的那位专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爱情是一个故事。爱情的故事有三个元素:情节、主题和人物。他根据元素在爱情故事中所占比重的情况,归纳出了五大类、二十六种故事。比如:师生故事、牺牲故事、科幻故事、家庭故事、游戏故事、旅行故事、事业故事、剧场故事、幽默故事……实在是简直了。

在这个基础上,他又提出了爱情成功的条件:了解、体会故事在爱中的角色,了解自己的爱情故事。了解爱情故事的方法就是思考何种人吸引你,和中时间在你与这些人的关系中发生,这些人和时间嵌入了哪种故事。问你自己书里、电视上、电影里何种爱情故事吸引你;问别人他们对你的看法。

此外,还应了解伴侣的爱情故事,考虑你的理想故事与你所处的故事之间的联系;试着将故事的有点最大化、缺点最小化;了解尽管故事引导我们如何选择伴侣、维持关系,但故事不控制关系或情侣;了解故事影响发生在关系中的时间及对事件的全是;了解故事是在不断的被书写;懂得在一种故事内,有许多种书写的方式;了解爱情故事是有可能改变的。

四、爱情的依附风格

成年人在爱情中的依附风格主要有三种:安全型(secure)、焦虑/两难型(anxious/ambivalent)和避免型(avoidant)。本章主要就几种依附风格和其对应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比如具体的特征、对应的爱情经验、心理模型。

比如说,安全型的人在爱情中经常感受到幸福、友爱、信任,他们通常认为:浪漫的感觉起起伏伏;在一开始的时候往往会达到一定的强度;有些关系中的浪漫爱不会消退。避免型的人在爱情中经常表现为害怕倾慕、情绪起伏变化大、善于嫉妒,他们通常不相信浪漫爱会存在在真实生活中,很少会持久,也很难在生活中找到那样一个人。焦虑/两难型的人将爱描绘为迷恋、期待回报和融为一体,他们常常容易坠入情网,但又不相信有人会真的爱他,在寻找与不确定间徘徊。

本章还就爱的原型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以贝弗利·费尔的“爱的特征”表格为例,有信任、关心、诚实、友情、尊敬、关心对方的福祉、忠诚、爱意、分享、同情等67个项目……

以歌德的名言来结尾。

“真正的爱情使青年立即变为成人。”

让我们一起长大。